从法科生到合格的法律人——我眼中的律师成长之路

文/夏钰洋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北京总所律师助理

在当代社会,法律是一个崇高的领域,在社会大众的眼中往往带有异常夺目的光环。律师作为正义的捍卫者、法律的诠释者,承载着社会的厚望与期待。而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律师,往往能让委托人收获到利益最大化之外的东西。从我个人角度看,一名好律师其身上具备更多超出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和素质。一名合格的律师并不等同于好律师,而成为一名好律师的前提是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不仅意味着需要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沟通能力和不懈的学习精神。虽然现在的我,刚刚进入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职业,但经过法学院七年的法学培养,以及结合对过往实习实践和求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想在此谈谈我眼中的律师成长之路,也以此供未来从事律师职业的新人参考。


一、奠定坚实的法学基础:教育与学习的起点

1. 成为一名优秀的法科生

法学教育是成为律师的基石,成为律师必须接受专业系统的法学教育。在校园里,通过课程学习、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多样化的培养内容,会让将逐渐构建起扎实的法学知识体系,并初步掌握法律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技巧。我很庆幸,在大学阶段选择了母校,在那里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扎实的法律基础,使我更加理解了新时代法律人的担当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

2.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挑战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成为律师的必经之路。这场考试不仅考验着考生的法学知识储备,更考验着其应试能力、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其实法考的意义并不在于考试结果或其本身,而是一双无形的手,为一批又一批法科生向法律人转变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指引。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对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检验,也是对自己耐力的磨练,通过考试使我对自己从事律师职业有了极大的信心,这也使得未来的法律人超出书本理论之外逐渐培养出实践思维。


二、锤炼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 法律文书的撰写与润色

律师日常的主要工作就在合同审核和诉讼。而这两项工作其实考验的都是律师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特别体现在推进诉讼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一份优秀的法律文书不仅要求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格式规范,还要能够充分表达律师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律师需在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的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各类法律文书的撰写技巧。此外,注重文书的润色和修改也是提升文书质量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培养自己谦虚、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断积累并向身边的律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2. 庭审技巧与辩论能力的培养

庭审是律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又肩负着委托人正义的伸 张。在庭审过程中,律师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出色的辩论技巧。对一位合格的律师来说,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以认真、端正的态度对待庭审,可能扭转潜在不利的判决结果。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实践,不怕案子难、不怕与委托人和法官沟通、不惧怕对方律师的咄咄逼人,敢想敢说,只有在自身做到据理力争、锱铢必较的情况下,己方有理有据的主张才会更全面地被支持。


三、恪守职业道德:律师职业的灵魂所在

1. 诚信为本的原则

诚信是律师职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律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维护委托人的利益,但也需要恪守诚信,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不得隐瞒事实真相或提供虚假证据。诚信不仅关乎律师的个人声誉和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和社会信任。

2.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使命

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律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就是要从案件事实本身找到突破口,以此最大程度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委托人需要律师的原因。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辩护人,应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律师需充分了解案情和当事人的诉求,为当事人提供准确、全面的法律建议。同时,律师还需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不得强迫或诱导当事人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3. 保守职业秘密的责任

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接触到的案件信息和当事人隐私属于职业秘密范畴,这些秘密有大有小,但对当事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律师应严格遵守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或用于非法目的。保护职业秘密不仅是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四、积累实践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1. 实习律师的历练与成长

实习是律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在实习期间,律师将在资深律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类案件的办理过程,了解律师职业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内容。我们作为实习律师应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问题、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的历练和成长,将逐渐掌握律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2. 多元化案件的接触与处理

律师职业涉及面广泛,不同类型的案件对律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也不同。因此,从作为实习律师开始就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类型的案件,如民事、刑事、行政、非诉讼等。通过处理多元化案件,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现实和法律需求,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案件总结和反思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五、持续学习:法律职业的永恒主题

1. 关注法律动态与前沿问题

法律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而更新的。律师作为法律职业者需时刻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修改和废止情况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案例。通过关注法律动态和前沿问题,律师可以及时了解法律变化对案件处理的影响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2. 深化专业知识与拓展领域

法律领域博大精深且不断扩展。律师需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拓展新的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和社会需求。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以及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等方式,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3. 培养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民商事法律服务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也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律师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承接更多涉外业务。但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从事涉外业务,不仅仅需要具备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交流能力,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法系的法律体系、法律规定,甚至是法律交易习惯和判例,这都需要律师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当今的律师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解读法条、做简单的逻辑分析判断的程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需要具备由内而外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逻辑思维、顺畅的语言表达、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等,都是衡量一个律师是否合格标准,而一个好律师,除了具备合格的标准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多的东西。成为一个好律师,首先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律师行业的新人,我深知需要日后不断脚踏实地地学习和积累,先成为一个合格的律师,再向着好律师的目标迈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选择了律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一条永不停歇、奋斗不止的道路,我会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证明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