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文/崔颖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北京总所律师助理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政治建设划分为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并首次将“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列一节。这在党代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不仅敢于革命、善于建设、勇于改革,而且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报告从“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凝聚了全党全国的高度共识,充分彰显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 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截止二十大召开之际,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首先,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备,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相继出台,重要领域的法律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现行有效法律292件,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数量大幅增加。同时,这十年间,公民有效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据统计,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的意见有350多万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130多部法律草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确保立法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也正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

其次,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自2017年10月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加强统筹部署,理顺沟通衔接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监管,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594个县(市、区)开展了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占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90%以上。2021年,各地因开展试点增加法律援助案件32万余件,占审判阶段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63.6%。因开展试点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案件55万余件,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大幅提高,刑事案件被告人人权司法保障进一步增强。

但是,各地在工作中也暴露出律师资源不均、经费保障不足、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试点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广泛适用,也对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和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1月1日起,《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法律援助法》对扩大通知辩护范围、发挥值班律师法律帮助作用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提供了依据。再者,《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稳步推进。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颁布以来,各级人民法院以及企事业单位围绕《民法典》核心要义和重点条文,采取“线上学习 + 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讨、案例评选、论文征集等活动,实现全员学习培训全覆盖。以宣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大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公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在法治社会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法律行业从业者的使命。

基于此,作为一名律师,应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精神力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思想 政治基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强者,则国强,奉法弱者,则国弱。新的一年,法律行业工作者应更加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认清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明确法治建设的任务、把握好未来法治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律师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广大律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主动发挥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树牢法治思维,牢记人民律师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法治思维维护人民权益,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回顾过去十年的法治成果,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当今法治环境的来之不易。

据此,我认为,立法机关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更准确、更快速地推陈出新,要充分授权地方自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步骤层层推进立法工作的开展,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其次,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首先就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诉讼难,诉讼成本高的问题。建议司法机关进一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能在庭前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把问题放在庭上再解决,能一次性解决的纠纷就要彻底解决完毕。

再者,在公民个人层面,我国法律条文庞杂,普通民众并不一定需要把每个法律条文都理解得全面、深刻,但要积极学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守法,加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对此,公检法机关应当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进行宣讲,法律行业从业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 应当积极践行普法宣传的义务。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且便捷,充分运用互联网进行普法宣传工作在当下已十分普遍,每位公民都有义务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律师的使命就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重大部署,更加全身心积极投入到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坚信新的一年,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也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为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