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二〉》已于2007年4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2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 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5日起施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7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422次会议、最髙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 75次会议通过法释〔2007〕6号)
  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惩治侵犯 知识产权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 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百张(份)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 的有其他严重情节;复制品数量在二千五百张 (份)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二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或者既复制又发行 的行为。
  侵权产品的持有人通过广告、征订等方式推销 侵权产品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发行。
  非法出版、复制、发行他人作品,侵犯著作权 构成犯罪的,按照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第三条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 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一)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 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二)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三)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第四条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 利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危害性等情节,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50%以上一倍以下确定。
  第五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第六条单位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定罪处罚。
  第七条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附:最局人民法院、最局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节选)
  第五条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 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 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 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 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具有下列情形之-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 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 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第十一条以刊登收费广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间 接收取费用的情形,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 的以营利为目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是指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或者伪造、涂改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权许可范围的情形。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复制发行。
  第十三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了十三条规定的假 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 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三条的规定,以 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第十四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第十五条单位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 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按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 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的三倍定罪量刑。
  第十六条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 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储存、代 理进出口等便利条件、帮助的,以侵犯知识产权犯 罪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