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文>>实习园地

健康职业观的树立----我的实习总结

充实的日子给人的感觉总是流逝的太快。跟随杨晓林律师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就要结束了,第一次亲身体验律师的生活,我感慨良多。在学校的日子过的轻松安逸,我们如同温水里煮着的青蛙,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身处的这个社会竞争是如何的激烈,于是最初的激情在平淡的日子里一点一点消磨。然而在这一个月里,我亲眼看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起早贪黑的工作,他们总是自愿的加班,他们总是行色匆匆的在奔波着;他们专业,简洁凝练的解答使处在婚姻困境中的当事人茅塞顿开;他们自信,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诉讼经验;他们勤奋,他们能够日复一日的坚持搜集婚姻法领域从理论界到实务界一点一滴的发展和变化。。。他们身上有着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他们就是与我相处了短短一个月时间的可敬的律师老师。
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
场景一:
还记得我第一天到律所,跟随杨晓林律师到东城区法院参加一个谈话。刚走出天元港中心的大楼,我就眼睁睁看着杨律师以似乎幅度并不大而频率也并不高的步伐拉开了与我越来越远的距离,在短暂的惊愕和调整之后,我开始连跑带跳。之后凡是跟随杨律师出去办事,我总是以这样一种活跃的姿态跟随在他的身后。从他走路的方式,我体会到了他对时间的极端珍惜,联想到之前在学校,大段大段的日光都被我用睡觉和冥想填满,真是感到汗颜。
场景二:
出租车里、地铁里、排队等候时,杨律师总是会利用这些时间帮我分析案情、讲解实务中的应诉技巧和注意事项或者递给我一张他新整理剪裁出的一篇关于婚姻法的最新判例或者将他随身携带的DVB打开让我收听一个婚姻法制节目。。。他在百忙之中对一个实习生能有如此细心的照顾和全心全意的教导,我十分感动和感激。杨律师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要抓紧一切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儿。
场景三:
在学习了杨律师发给我的当事人基本情况、起诉书以及三篇相关的论文之后,我开始着手写当事人李某的答辩状。本以为思路已经理的非常清晰了,可是实际动笔的时候,才发现将思路转化成可以在法庭上陈述的、铿锵有力的、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法律文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慎重的对待一份文书写作,不知道以前在学校是如何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文书作业了。花费了许久冥思苦想和遣词造句后,我完成的作品仍然充满了学生气。张其元律师十分耐心的帮我修改,教我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口语化的语言,教我如何展开说理的逻辑层次。。。这些讲解,仿佛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我开始学着像律师那样去思考。。。
场景四:
在辗转了公车、地铁五号线、地铁一号线、地铁八通线以及再公车再打的的复杂行程之后,杨律师和我终于到达了通州区张家湾法庭。这一次到法院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代理人身份参与庭审。非常感谢杨律师和张律师的成全,让我有了这样一次宝贵的经历。有些激动,有些紧张,于是宣读答辩状的时候语速有些偏快。。。
场景五:
。。。。。。
值得追忆和回味的场景太多了。时常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在刚刚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实践的时候,就碰上了如此德才兼备的律师,因而实习过程中的每一天我都倍觉珍惜。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杨律师踏踏实实的奋斗经历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年轻而飘忽的头脑吹来了一阵阵清凉的风,让我们清醒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我的职业生涯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杨律师用他的行动为我树立了健康的职业观,我想这对于我的一生,都将是意义重大的。
明天,确切的说,是今天,是我本次实习的最后一天了,本次实习带给我的心态上和行动上的变化,我要贯彻到底!~
最后,真诚祝愿杨晓林律师和张其元律师、罗敏律师这个和谐温馨的婚姻家庭业务专业团队能够越做越好!我相信,你们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跟随杨律师和张律师、罗律师学习。。。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 薛方晴
2009-10-30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