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法律与现代技术:当伦理遇见法律

在这篇卷首语中,我想探讨一个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以及数字化领域的革命性发展,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以确保这些进展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益处,而不是风险和威胁?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伦理和法律挑战。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如医疗、金融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对这些行业的传统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传统上,法律是以人为中心的,但现在我们需要考虑到非生物实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拥有某种形式的“权利”或“责任”。

再如,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进步使我们有能力修改人类的DNA,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我们应该允许这种技术在何种程度上修改人类基因?是否应该允许基因编辑用于提高某些人的身体或智力?这些选择背后隐藏着对于人类本性、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深深担忧。

再次,随着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流行,我们如何确保这些技术不会被用于非法交易或侵犯隐私?又如何确保个人在数字化时代仍然能够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

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揭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否能够跟上其步伐?是否应该制定新的法律,或者修改现有的法律,以确保技术发展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不是风险?
但这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基于何种原则?是否应该更加重视伦理原则,或者更加重视实际效果?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吗?

在此,我想引用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在我看来,当我们面对这些新兴的法律和伦理挑战时,我们应该回到这个基本的原则上:法律应该基于我们的共同经验和对未来的愿景,而不仅仅是基于过去的传统或现有的规定。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北京总所 赵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