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背后的法律责任

刷单背后的法律责任

文\张戈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成都分所律师助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淘宝一家首饰网店一款首饰的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但这家店每年的申报总收入,却只有三五十万元,还不到一款商品销售额的一半。原来这些高交易额竟然是虚假“刷单”造成的。只要在网上输入关键词“刷单流程”,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刷单攻略和刷手招聘广告。刷手每完成一单,可以挣5-10块钱。大量刷手在刷单集团的组织下,为网店提供成千上万的虚假交易记录和评价。

律师观点:据了解,淘宝店铺的火热程度一般由人气+销量+信誉+价格决定,其中人气=浏览量+收藏量。所以,人气高的店铺也就意味着浏览量和收藏量很高,而刷单就可以完美的制造这种虚假的繁荣。

首先淘宝平台对恶意刷单现象肯定负有监管义务,尽管淘宝平台通过内部规定了发现刷单即删除虚假交易产生的商品销售量、店铺评分、商品评论等不正当利益的一系列处罚措施,对遏制内部刷单行为有一定作用,但刷单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目前已有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消费者有权知道商品的真实信息而经营者也有告知商品真实信息的义务。刷单刷出来的差评或者好评或者销售量都会成为误导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使消费者对产品真实销售情况、消费者使用情况产生误解。

此外,2017年11月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淘宝刷单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损害了其他商家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交易秩序。

刷单虽然挣到了钱,但是却破坏了网上交易的秩序,其实最后买单的还是利用网购的消费者。刷单行为的猖獗和网民维权之难是连在一起的。消费者经营者对于商品经营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完全依赖于经营者对商品的描述和相关评价进行消费,客观上为经营者刷单提供了土壤。而刷单导致的虚假承诺最终的受害者往往又是消费者本身。律师提醒大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刷单,拒绝刷单,我们引以为傲的互联网购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