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至死",终究越不过法律的底线

“娱乐至死”,终究越不过法律的底线


文/张戈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成都分所律师


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名著《娱乐至死》中写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前有六名男主播穿日本皇军军服逛街直播,后有女主播发布戴红领巾捕鱼视频,此类利用狗血内容以及夸张造型炮制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而事件背后恰恰体现着娱乐至死精
神对法律的兢视以及不尊重。

我曾点开过社交平台上推荐的土味视频,看不到三秒法关闭了,
这种扮丑扮土的短视频与小品相声不同,其未被文化的外衣所包裹,更谈不上拥有讽刺的内涵,
我以为这样的视频显然不会受到大众的认可,但超高的浏览量和点赞数却狠狠地抽了我一个耳光。


在这个诸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媒体应用猖獗的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的年代,“娱乐至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但法律人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倔强。


每每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都会将希望寄托于法律之上。法律被定纷止争和维护稳定的
思想所孕育,总是扮演着秩序守护者的角色。面对“娱乐至死”的乌烟瘴气,法律显然没有辜负人们对他的期望。前有男主播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后有女主播亵渎革命英烈被训诫,
我们看到每个法律人的义愤填膺一—网络绝非法外之地,网民应依法依规上网,文明理性发声,个人言行不得法外任性、恣意妄为。君不见,《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
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也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和健全。


诚然,法律县有滞后性,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生巨变,而稳定的成文法律却无
法很好地与时俱进。尽管如此,法律却总能成为当“不和谐”发生时,人们依然选择相信
的对象。从这一层面讲“娱乐至死”,当然越不过法律的底线。


法律是一把宝剑,人们面对它会产生一种敬畏和恐惧,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人是执剑人,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这把宝剑来维护个入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娱乐至死”的阴霾下,每个法律人都愿做这样的执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