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义"飞一会儿

让"正义"飞一会儿


文/张戈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成都分所

过去一年,一个又一个法律热点事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于欢辱母案、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再审改判无罪案、昆山宝马男子砍人反被杀案,每一个案件都在叩问法律正义在哪里?1
正义什么时候会来?


在自媒体日益昌盛的今天,爱恨情仇和理性的法治思维进行碰撞变得稀松平常。当一个事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人们难免会代入自己的情感并借助网络的平台抨击他们认为迂腐木讷的法治思维,歌颂追求他们认为的绝对正义。


可是,于欢辱母案由无期改判为五年有期、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再审改判无罪案、
昆山宝马男子砍人反被杀案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无罪。每一个热点事件最终都迎来了正义的判决,尽管它们都曾身处舆论漩涡,但是法律判决丝毫没有受到这些直论的影响,因
为法律本身就是正义的,但是实现正义需要一个过程,每一个罪名的认定都需要调查、举证、质证,哪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是对双方当事人的不公。"正义"总要飞一会儿。


其实人们对法治思维的误解来源于对法律以及法律程序的不了解,我们追求的正义实际上是同一个正义。每个法官都曾义愤填膺,但法律告诉他你必须冷静下来。因为仅凭一腔热血解决问题往往只会滋生更多的问题,我们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法庭审判是终局性的,它能实现真正的定纷止争,可也恰恰因为法庭审判的终局性,使得判决结果承受了太多民意和舆情。


人们抨击法律是因为他们害怕今天他人的不幸明天会落到自己身上,而法律面对他人
不幸的救济往往是事后的、缓慢的、更有迟到十年到二十年的,人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句话初一听热血沸腾,可当热血冷却留下的却是无助,
正义终会来临,但迟到得太久反而让人坠入冰窟。


了解法律程序,懂法用法,我们在遭遇不幸时才能及时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律师的存在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好律师在你遭遇不幸时胜抵十万雄兵,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法律的具体规定去维护和争取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为完善法律提出问题和创造条件,因为他们能让"正义"飞得更快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