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朴素之心,促法治进步

怀朴素之心,促法治进步

文/黄珊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法治社会的推进,给了更多法律执业者施展抱负,实现自我的机会。他们手持法律利剑。期望实现大者经国济民,促进社会正义,小者保障民权,解决社会纠纷的理想。
但
法律人对于法治社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可以熟练运用法律规则以解决社会纠纷,更体现在能够运用自己的法治思维,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并辅以自己朴素的价值观念去促进法律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向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靠拢。对于法律人而言,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运用朴素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并审视法律适用也益发需要被重视。

法律是道德的载体,朴素的道德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立法目的,去解释并适用法律。法律规则不能保罗万象也并非至臻完美,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法律规则含义模糊或有法律漏洞需要解释时,公平、正义的理念也可以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抉择。


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应有含义,良法不仅产生于立法过程中的广纳民意、集思广益,也体现在法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根据社会的反馈来脱胎换骨。在法的实施过程中,法律人的评论和呼声对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法律人绝不是机械的法律适用工,法律人应是有良知,能思考的社会一份子。当一些判决因背离社会公众的道德情感而成为社会热点时,一个合格的法律人绝不会以专家身份自居进而讽刺民众朴素的反应,其一定会反思判决背后是否有法律的机械适用,或去思考现行规则是否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必要,进而发出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更好帮助民众意见的传达,进而促进法治的完善与推进。


法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在于逻辑。作为法律人,我们决不能忘记,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离不开朴素道德观念的引导和审判,切莫沉溺于专业世界的逻辑分析而忽视朴素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