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审查应该注意什么
孙荣达律师
在国际业务部工作以来,每年都要为顾问单位审查、起草上百份涉外合同。其来源不仅有专门从事外贸的顾问单位,还有从事科研、传媒、美容等行业的顾问单位。可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增多,我们有必要及时熟悉、掌握涉外合同的特点,提高对涉外合同中易产生风险及纠纷的条款的敏感度。在此,凭借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为大家在审查涉外合同时特别需要注意之处做出提示。
顾问单位通常对涉外合同的关键条款或者说是高风险事项较为敏感,而且能够通过与外方的沟通、协商排除风险并修改条款至对我们有利的约定。比如外方联系方式的明确、主体资信的事前调查了解、选择我国法律为管辖法律、约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为争端解决机构等等。今天,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语言选择条款和链接条款。
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涉外合同为英文版本或中英文对照版本,如对英文条款不理解,自然我们也就无法正确分清权利义务关系,评估风险,更无法从保护己方权益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对待纯英文的合同,我们的顾问单位一般都处理得很好,直接交给律师审核或是找专业的翻译公司翻译成中文,基本避免了因语言障碍而导致的合同风险。反倒是中英文对照版的合同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因为我们一旦签署了此类合同,表示我们对合同的两种版本约定的内容均表示接受,愿意受其约束。如合同的英文版与中文版之间出现歧义或不一致,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即使最终有利于我们的版本能够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支持,其过程中我们耗费的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都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待中英文版本的涉外合同,我们一定要注意约定语言选择条款或注意审查已有的语言选择条款。尽量选择以中文版为准,以避免两种版本间不一致所导致的风险。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个语言选择条款的范例,如下:
This Agreement is made ou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if there is any conflict or inconsistency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the Chinese version shall prevail.
本协议由中文版及英文版组成,如中文版与英文版之间有任何不一致或矛盾,应以中文版为准。
另一个近期发现的被多数顾问单位轻视且容易产生纠纷的关键点被我称之为链接条款,常见于一些技术服务及合作开发合同中。如:外方会将与合同紧密相关的服务细则、顾客守则、操作流程等内容以网站链接的方式嵌入到合同中,我方只有通过点击链接才能读取在对方网站上的有关内容。这样的合同条款导致我方面临两个主要风险:一是这样未在合同中直接以文字形式体现的合同条款容易被我方忽视,即使看到了链接内容也容易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内容,从而未能审核出其中对我方不利的约定;另一个是该链接的内容既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时却又处于外方的控制之下,通过外方的网站才能得以了解、审阅。这样即导致外方可以随意更改链接内容也就是合同的组成条款,使我方面临巨大的不利风险。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举证证明签约时外方网站上的内容是此约定而非彼约定。但比起举证、质证的复杂过程,我们为何不从根源上消除这种对我们不利的风险呢?在此建议大家再遇到此种链接条款时,与对方协商将链接内容打印出来并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一并签署,从而避免了链接条款在内容上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利于我方认真审查。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合同形式如何变化,也无论合同条款设计得如何巧妙,只要我们在审查涉外合同时做到认真、细致,通过对合同条款的研究、修改,就可以避免合同风险的存在,减少纠纷的发生。希望本文对顾问单位在处理涉外合同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