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中文>>本所介绍>>微信观点

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赔偿性措施。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是用人单位违反法定义务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主张双倍工资赔偿。实践中,却有很多因劳动者原因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对此应如何处理?
  一、用工起一个月内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有证据表明书面通知而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的罚责是被终止劳动关系,且没有经济补偿金。
  二、用工满一月但不满一年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期间,即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是劳动者原因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在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因劳动者自身过错而未签订劳动合同
  受利益驱动或其他因素影响,部分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或负责本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为主张双倍工资而恶意不签订劳动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从公平原则讲,不应直接否定此类人员未签劳动合同时主张双倍工资差额的权利,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该高管人员职责范围包括管理订立劳动合同内容的除外。而对于有证据证明高管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而被拒绝的,仍可支持高管人员的二倍工资请求。
  订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强制义务,用人单位应完善劳动合同的管理制度,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避免违反劳动法律规定而产生纠纷。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郑好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