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合同中“链接条款”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孙子兵法?谋攻》中曾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涉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之中,合同在签订之初就应该通过谋略来未雨绸缪,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消除在未然之时,从而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己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如此,在合同纠纷发生之时,才能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笔者在近些年工作中发现除一些较常见的涉外合同法律风险如:国际贸易术语、信用证软条款等。链接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也逐年显现,在此对其浅析并提示大家如何防范。
1、 链接条款的定义
链接条款是笔者对涉外合同文本中包含某些网络链接的情况而给出的定义。例如涉外合同中的某一条款并没有具体约定,而仅给出一个网络链接,规定合同一方应按照网络链接中的内容履行相应义务。通常提供链接条款的一方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交易方,如微软、谷歌以及苹果公司等。
2、链接条款的风险
链接条款的风险主要在于链接内容一般是合同一方网页中的内容,随着网页的更新,链接中的内容也会随时改变。由此导致涉外合同中的部分合同条款内容按照合同一方意愿更改。合同内容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的难度,降低了对己方义务及风险的预估,稍有不慎就会违约。甚至在违约行为发生后,都无法察觉自己已经构成违约进行及时补救,最终承担违约责任。
3、链接条款的防范
实务中,笔者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应将合同链接条款的相应内容打印出来,将确定的纸质文本列为附件一并签署。避免合同内容随着单方网页内容而时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使合同内容得以固定。如对方不予接受,而我方又考虑合同利益难以割舍,建议于合同签订日对链接条款的网页内容进行公证,证据留存。如日后一旦产生纠纷,能够将我方的诉讼风险降至最低。
总言之,随着我国跨境贸易量的增多,涉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只有充分研究并重视涉外合同中存在的巨大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去化解,才能真正达到伐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