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务侵占案出发小议才与德
司马光说: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正所谓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中品,无德无才是庸品,无德有才是毒品。我曾经代理过一个雇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了雇主巨额财务的案件令我至今思之仍感慨万千。犯罪嫌疑人某甲,退伍转业后去某私人企业工作,由于其参军的经历使其颇得雇主赏识,参加工作五年后,由于雇主对其的信任,在雇主出国期间,委托其代管家里的事物。在其为雇主管家的几年中,他竟然巧立名目侵占雇主和公司财产近千万元,事发后还百般抵赖。后经公安机关审讯后,其交代了事情的起末原委,他一次次虚开发票,伪造雇主签名利用雇主在国外期间与公司财务沟通不畅之机从公司骗取现金。对于他的雇主而言,所有的信任与托付付之东流,还要为自己的信任付出近千万的惨痛代价。这不仅仅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员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到底哪个更重要?
首先,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时候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公务员选拔制度中对道德的基本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可以看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纵观现世各种社会事件,政府公信力缺失,职务犯罪层出不穷,而这些职务犯罪的主体,大部分正是那些有着高职业技能的能人贤士!商人一味追逐物质利益,道德沦丧,各种质量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小到地沟油、苏丹红咸鸭蛋,大到动车出事故,基地组织生化武器威胁全人类等等无不说明了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在于集体性职业道德缺失,职业道德这一根本没抓好,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污浊之气,何谈职业技能?!
其次,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对职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所有的职业对职业道德都有基本要求!尤其在一些服务领域,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太高的职业技能维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经常看到了很多学历技能普通的人凭着自己勤劳踏实,真诚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立取得了比那些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更辉煌的业绩!《感动中国》人物的主人公绝大部分都不算是有多高超的职业技能,但他们凭借着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心,获得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比良好的职业技能更重要!此外,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职业道德,可以感召那些有能力的人帮你提高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弥补职业技能的某些不足,但试问一个职业道德不足的人又如何能用职业技能来弥补呢??
再次,加强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有职业道德的人必然会自觉加强职业技能,但有职业技能不一定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困难的多。职业技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提升,一个对工作岗位认真敬业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但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是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发生偏差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扭转和改正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番话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关系有启示意义。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的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